没有想到在30多年之后,上海书画出版社要再版我写的关于西方现代绘画的小书——这次出版的书名为《视觉的震撼:西方现代绘画简史》。回头校改这部小书,颇有感慨:当初急促的文字充满热情,暴露出内心对刚刚通过翻译学习到的西方艺术知识,有一种需要向更多的读者推广的冲动。那是一个中国重新打开国门、如饥似渴地了解西方文明的时期。我因为没有考上美术学院,决定自学美术史。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中国很少有关于西方美术的书籍,更不用说展览——尽管美国韩默藏画展(1982年)和毕卡索展览(1983年)的图录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我只在成都观看了蒙克展览(1983年)。在这个时期,除了渐渐能够读到不多的介绍西方美术的新书,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就是一位外籍教师送给我的几本关于西方艺术史的英文著作,其中,H.B.Chipp编辑的《现代艺术理论》(Theories of Modern Art )对我学习现代艺术的帮助很大,另一本是Werner Hoftmann写的两卷本《20世纪绘画》(Painting in the Twentiethh century),以后从朋友们那里陆续获得了新书例如Wassily Kandinsky的《论艺术的精神》(Concerning the Spiritual in Art)、Kenneth Clark 的《风景进入艺术》(Landscape into Art)、Simon Wilson《英国美术》(British Art)等等,在辅之以新出版的中文著作的学习中,我受益匪浅。我甚至将这些外文书一一翻译过来,有些还将其出版。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有了关于西方艺术史的知识。1986年,这正是各个出版社急速地推出各类文史哲丛书的时期——也被表述为“思想解放运动”,有出版社和编辑邀约我写作关于西方现代艺术的综合介绍,尽管1979年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里德(Herbert Read)的《现代绘画简史》(A Concise History of Modern Painting),但我知道在这个时期,阅读市场仍然需要相对完整地介绍西方艺术的书籍,我接受了稿约,在两个月里完成了这一部简要介绍西方现代绘画历史的小书。以后,也有过再版。
当然,很多年后重新阅读这部书,我会发现不少问题,不过我能够从那时的文字里感受到一种生气勃勃急速吸纳新知的精神和大胆表达的勇气,在阅读到关于杜桑的部分时,我自己对当初的写作仍然惊讶不已。
在时间上,西方现代绘画是几乎一百年前开始的艺术现象,但是,在今天的艺术博览会、拍卖场以及校园和咖啡厅里,在一个接一个的艺术讲座中,现代艺术及其艺术家仍然是不间断的话题。人们举办着莫奈、达利和毕卡索的展览,讨论着莫迪格尼阿尼的裸体画,对梵高的绘画表达了持久的着迷,这说明现代绘画对今天的中国艺术爱好者仍然是迷一样的存在,需要人们不断地去解读。为了让更多的读者有基本的知识背景,我在书的“历史的回顾”里粗略地拉出了一条西方艺术的历史线索,让读者能够接续历史的前端,富于上下文地理解现代艺术。
我能够很肯定地说,这部小书对西方现代绘画的介绍——从思想到语言——是系统而又概括的,我以为:中国读者要了解西方现代绘画的全貌,少不了对书中的那些艺术家的了解和认识。在后现代艺术甚嚣尘上的时候,在人们口无遮拦地大谈艺术观念或者观念艺术的今天,了解现代绘画的历史仍然非常有用。艺术史是一个知识系统,对艺术的了解需要在知识的阶梯上层层递进,而不是蜻蜓点水或者对网络上的信息随意采集。相信这本小书对读者了解西方现代绘画有帮助,甚至启发有思想的人写作新的西方现代绘画史。
感谢上海书画出版社的编辑徐可、吴蔚,没有她们的认可与辛勤劳动,本书是不可能再版的。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